,赶忙说道:“那太好了,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?”
葛书记回应道:“后天,他们两个人就来到你们村了,你要考虑吃住方面的问题,要好好安排,别让人家不高兴。”
刘元兴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:“那是自然,肯定会安排好的,请葛书记放心。”
话说这刘家村,自开展葡萄种植以来,虽然满心期待,但过程中的难题可是一个接一个。土壤的肥力不均,有的地方葡萄苗长得瘦弱;浇水和施肥的分寸总是难以把握,不是多了就是少了;病虫害的侵袭也让大家焦头烂额。这次县农技站派来指导员,无疑是雪中送炭,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刘元兴心里头不停地盘算着,要给指导员安排住在哪户人家合适。既要干净整洁,又要方便他们开展工作。村里老张头家房子宽敞,人也热情好,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吃的方面也不能马虎,得保证营养丰富又有当地特色。村里王大嫂的厨艺那是有口皆碑,让她负责指导员的一日三餐准没错。
想到这里,刘元兴不禁加快了脚步,开始一家一家去沟通协调。
老张头听了刘元兴的来意,拍着胸脯保证:“元兴,你放心,我一定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,让指导员住得舒舒服服。”
王大嫂也笑着应承:“元兴,交给我,保证把饭菜做得香喷喷的。”
村民们得知县农技站要派指导员来,都兴奋不已,纷纷表示要全力配合。
后天转眼就到,两位指导员如期而至。刘元兴早早就在村口等候,看到他们的身影,连忙迎上去帮忙拿行李。
“欢迎欢迎,一路上辛苦了!”刘元兴热情地说道。
指导员们笑着回应:“不辛苦,以后咱们就是一起为了刘家村葡萄种植努力的战友啦!”
安顿好指导员的吃住后,刘元兴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他们来到葡萄园。
“这就是我们的葡萄园,目前遇到了不少问题,就等着你们来给我们指明方向呢!”刘元兴期待地说道。
指导员们仔细地观察着葡萄苗的生长情况,时而蹲下查看土壤,时而与农户交流种植细节。
“从目前的情况看,浇水的频率还需要调整。你们看,这部分土壤还是过于干燥,说明浇水没浇透;而那边又有点积水,这样会影响根系的呼吸。”一位指导员耐心地解释道。
另一位指导员接着说:“施肥的种类也得优化。不能单一地使用某种肥料,要根据葡萄苗不同阶段的需求,合理搭配氮、磷、钾等元素。”
“还有,修剪枝叶的方法也不太对,这样会影响葡萄的采光和通风。要把多余的侧枝剪掉,保留主枝和强壮的分支。”
听到这些专业的指导意见,刘元兴和农户们如获至宝,认真地记录下来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刘家村的葡萄园里总是能看到指导员和农户们忙碌的身影。他们一起测量土壤湿度,一起研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,一起探讨如何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。
有一次,发现了一些葡萄叶上出现了黄斑,大家都很紧张。指导员仔细观察后,判断是一种常见的病害,马上开出了防治的药方,并叮嘱农户们要及时喷洒药剂。
“大家别担心,只要处理及时,不会对葡萄的生长造成太大影响。”指导员安慰着大家。
在指导员的帮助下,葡萄苗的生长状况逐渐改善,新长出的叶子更加翠绿,枝干也更加粗壮。农户们的种植技术也日益提高,从最初的一知半解,到现在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技术要领。
“照这样下去,今年咱们的葡萄一定能有个好收成!”一位农户开心地说道。
大家都充满了信心,期待着丰收的那一刻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葡萄园里的葡萄开始挂果,一串串饱满的葡萄如珍珠般挂满枝头。
“看这架势,今年的产量肯定低不了。”一位农户笑着说。
“这都多亏了指导员的指导啊!”另一位农户感慨道。
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县农技站的支持和指导员们的辛勤付出。
刘家村的葡萄种植事业,在新的助力下,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美好的未来迈进。相信不久的将来,这片葡萄园必将硕果累累,成为刘家村的致富之源。到那时,刘家村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红火,充满希望!
《新起点:刘家村的招待所建设计划》
刘元兴又在考虑村里应该建设一个招待所,专门接待人。通过这次安排农技站技术指导员的事情,他深切地感觉到必须尽快完成招待所建设。
为此,刘元兴紧急召开了全体干部会。在会上,他郑重地说道:“同志们,经过这次接待技术指导员的事,我觉得咱们村非常有必要建设一个招待所。这样以后再有人来,咱们也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条件。大家觉得怎么样?”
干部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,会场内响起一阵低声的议论。
“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,以后来咱村指导、考察的人肯定越来越多,有个招待所方便
第11章(4/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